菏澤市傳染病醫院結核一科副護士長劉巧英,一名八零后女孩,雖然身為八零后,卻已是護理戰線的一名老兵,身上絲毫沒有八零后那種嬌蠻自私,展現出的是樂于奉獻,愛崗敬業的職業風范。她從2009年進入菏澤市傳染病醫院工作至今,默默耕耘,辛勤奉獻,真正做到“把人病當己病,視患者如親人”,全心全意地為廣大患者服務著。她有著扎實的護理理論基礎、嫻熟的護理技能和豐富的臨床經驗,工作作風嚴謹扎實,無差錯和責任事故發生。
劉巧英從踏上護理崗位的第一天起,懷著對護理工作無比熱愛的情懷,傾注全力的投入到傳染病護理工作中,并始終保持愛崗敬業,任勞任怨的專業精神,從不計較個人得失,主動配合護士長搞好科室管理工作,并與同事們一起克服了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困難,業余時間不斷學習,刻苦鉆研新的護理知識,并有效的運用到臨床護理工作中,從而取得了良好的護理效果。
在護理工作的日日夜夜,她始終堅持著自己的信念“不管做任何事都要盡心、盡力、盡責”,她深知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護士,不僅要具備扎實的護理技術,還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。
2010年手足口疫情爆發,市傳染病醫院立即成立手足口病科,用來診治患病兒童,劉巧英被分配到手足口病科,她整天穿梭在病房里,接觸患兒的血液、體液、分泌物最容易被感染,加上患者的年齡小,突發事件較多,護理工作更是難上加難,但她并沒有因此退縮,而是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本質工作當中,嚴格執行工作流程,耐心指導患兒家屬手衛生防護和家庭各項清潔、消毒措施。為了保證消毒滅菌時間,她早到晚走,放棄自己休息的時間,投入到工作當中。在她管護的病房里,沒有出現一例患兒交叉感染。
護理工作是一線工作崗位,加上客觀條件有限,人手少,事情多, 經常有患者以及家屬的不理解。但這些并沒有影響到劉巧英對這份工作對護理事業的熱愛。記的有一天,有個不滿周歲的患兒因患手足口病到科室住院。責任護士在為該患兒作靜脈穿刺時沒有做到一次成功,孩子父母推開她的同事抱起孩子站在門口指著她破口大罵,說護士不會扎針, 是拿他們孩子做試驗, 還說不是自己的孩子不心疼,正在為其他患兒做治療的她 ,看到同事被罵就像自己被罵一樣難受。
看著正在發脾氣的家屬,劉巧英耐心對孩子的父母做著解釋工作,并不斷地道歉,請求他們的理解和支持。說了好長時間, 家屬還是不太相信地說:“那你能一次成功嗎?如果不能我們就不輸液了,藥也不要了, 不給孩子看病了!彼裏o奈地說:“我真的沒法保證一次成功,但我會盡力的!彼斨鴫毫K于穿刺成功了,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深呼了一口氣。
此時,患兒的家屬開始感到不好意思了,說話也客氣很多。在該患兒輸液的過程中,劉巧英經常巡視,與家屬做好溝通,幫助家屬哄逗孩子,使患兒少一些哭鬧,在安靜的環境中接受治療。在為患兒拔針的時候, 家屬真誠地對說:“我們不該罵那個護士, 以后我們會支持你們的工作的!
劉巧英用自己的行動贏得了患者與家屬的信賴,從他們的話語里,她讀到了奉獻的樂趣,在付出勞動的同時奉獻愛心使她體會到了人生的價值和內涵。她深知作為一名護士,要用春天的雨露去滋潤患者久旱的心田,要用有力的雙手攙扶患者走過心靈的沼澤,要積極與家人架立一座座心靈之橋。
內二科室是結核科,重患者多、護理任務重,一天下午要下班時,一位結核病的患者忽然發生病情變化,劉巧英立即協助當班護士建立靜脈通路、采集血樣標本、實施心電監護、吸痰,組織現場搶救護理工作,上特護一直忙到晚上九點多,飯都沒有顧上吃一口,直到患者病情趨于平穩,才下班休息,早上又早早來到病房照常上班。
每逢節假日,劉巧英會照顧老家在外地的同事們讓她們回家和家人團聚,而自己卻堅守在工作崗位,有一次晚上兒子生病了,她急的滿頭大汗,剛把孩子送到醫院,這時科室打來個急診電話,需要馬上到,她看著病痛中的兒子,心中很是不舍,但是想到急診中的患者,她狠狠心把兒子丟到了丈夫的懷里,頭也不回的匆匆向醫院趕去。
等劉巧英忙完再去看兒子,他已經睡著了,臉上還掛著淚痕,她心痛極了。她想,等兒子大了,他會明白,醫院里還有需要他媽媽照顧的人。她愧對孩子、愧對家人,但是,她無愧無自己的心。
九年的一線工作,使劉巧英對護理工作產生了深厚的感情,一路走來經歷了許多辛酸苦辣。有一次,搶救一名大咯血的肺結核重癥患者過程中,出現突發性昏迷,急需實施人工吸痰術,由于情況緊急,參與搶救的劉巧英沒有一絲猶豫,直接蜷縮下身體,沒有帶手套,一只手扒開嘴,一只手馬上吸痰,剛吸了兩次患者突然咯出一口鮮血噴在她的雙手、衣服和口罩上,經過半個小時的搶救,患者終于脫離了危險。
劉巧英深知作為副護士長必須當好科室帶頭人,實現多元化管理。她不斷學習,探索總結經驗,不斷更新觀念和新知識,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及管理水平,當好護士長的助手和參謀,以科室為家,團結同事,做好科室人、財、物的管理。
正當劉巧英以飽滿的熱情開始她的護理工作的時候,讓人措不及防的事情悄然而至,她的母親查出肺癌晚期,錯過了手術期。得知這個消息后,她的腦子一片空白,身體接近透支,痛哭了一場,撕心裂肺的感受讓她幾乎就要崩潰了。身邊的親人鼓勵她、安慰她:“孩子,你把工作干好,這是生活對你的考驗,你要堅強!彼粮闪搜蹨I,是的,要堅強,現在家里和科室都需要她。為了不耽誤工作,她合理安排時間,白天正常上班,晚上回家照顧病重的母親。她知道作為一名護士,選擇了這個職業,就選擇了無私的奉獻,不求回報。
|